产品中心
Innovation Environment
常见问题
Innovation Environment
行业知识
Innovation Environment
科学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!
2022-03-29 09:41:45 厕所革命
2022是我国厕所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:“十四五”规划点亮“绿色、低碳”的时代主题;《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》、《2022年农业部一号文件》等政策相继发布,确立了行业发展的新方向;碳达峰、碳中和刚性约束日趋严格,面向未来,厕所行业定将大有作为!
一、对两个1号文件的理解2022年中央1号文件就农村公厕问题有了更人性化的描述“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推进农村改厕”,体现了政策的人性化和科学性,更符合中国各地不同农村的需求,同时把农村厕所纳入人居环境的整体来考虑,更具有系统性、生态理念更全面,充分体现对过去一年农村改厕工作经验的总结,能够更好的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提升。现就文件的相关内容分享我的感受。1、两个文件农村改厕工作更贴合实际、可操作性更强相较2021年的两个1号文件(2022年中央1号文件和2022年农业部1号文件),分别增加了“从农民实际需求”和“稳妥有序”农村厕所革命,充分考虑了全国范围不同地区、不同实际情况、不同农民的意愿,体现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,紧紧围绕提升农村环境这一主题,将农村厕所纳入农村生态环境系统来统一考虑,结合客观环境,推进农村改厕工作。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,是对过去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类处理,充分听取基层部门的意见建议,为农村厕所的进一步提升勾画美好蓝图。2、两个文件农村改厕工作系统性更强
优先考虑推广水冲卫生厕所,而水冲卫生厕所需要稳定的供水条件,配套的污水处理能力,相应的资金投入,这是一个系统问题,22年的两个1号文件更全面的考虑了农厕改造不仅仅是厕所的改造,是要在条件允许、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优先推进农村厕所的改造工作,特别是户厕改造。水冲户厕使用过程需要消耗更多的水资源,和相对稳定的污水处理设施,而水处理设施需要较高的投入和高水平的管理等,需要具有相关知识和能力的人才,这些都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、客观条件等来进行,才更具科学性。3、两个文件农村改厕工作的服务、指导思维逐步形成。
从农业部文件可以看出,持续推进改厕技术革新、强化改厕质量管控、加强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,已经全面建立农厕改造的立体推进模式,并坚持推进改厕技术服务和问题排查工作,不断总结经验教训,逐步完善,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实际的农厕改造系统。
4、两个文件农村改厕工作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。
在之前农村粗所改造的过程中持续推进农村厕所的设计、建造,对科技含量高、适用性强的产品进行推广,鼓励广大企业参与研发投入,不断提高农村厕所改造的人才投入、技术投入等。
二、建议厕所革命中要做的工作
为推进落实中央1号文件、农业部1号文件中关于农村厕所条文,结合我对农村厕所革命的理解,建议在改厕过程中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。1、全面覆盖、分级管理
在农业部1号文件的基础上,建立一个分级改厕体系,界定农厕改造方向,即什么条件下可以改建成水冲式卫生厕所,什么条件下可以建设旱厕,通过对建厕条件的划分,对地方政府部门落实农厕改造工作更具备指导性,可操作性更强。
建议对集中供水、经济条件相对可以、农民相对集中区域先行改造水冲式卫生厕所,对缺水地区、居住分散地区、暂时不具备污水处理条件的推广新技术卫生旱厕。2、建立标准体系,逐步完善
通过对现有城市厕所标准的借鉴和近几年农厕改造的经验教训,建立完善一套农村厕所的设计、建设、管理、维护的标准体系,为农村公厕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,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,更好的服务全国农村、农民。其中可能更多的考虑粪污的资源化利用。
3、科技引领,引导科技人才参与
建立评选奖励体系,推进农村厕所改造、粪污的处理与利用的科技进步,通过课题研究、应用研究等方式不断推进农村厕所的科技含量、粪污的利用水平等,实现农村厕所的绿色发展,减少改厕、用厕成本等,实现农村厕所的整体提升。
4、建立产品库,动态更新
采取每年或每两年评选一次的方式,对农厕产品、农厕粪污处理利用技术等进行专家评比、应用评比等,推荐好产品、好技术给全国使用,通过持续的动态调整,始终保持农厕改造能够使用到最好的产品、最先进的技术,持续改善农村生态,持续降碳减排。
5、推进过程管理,保证改厕质量
从过去的实践证明,广大农村在改厕过程中,由于技术水平、管理能力、客观条件等因素影响,各地对农厕改厕项目进行了不同解读,操作过程也是各显神通,致使质量参差不齐,好事并未完全办好的情况时有发生,为此建议通过标准化、规范化的整体设计和管理,来实现农村改厕的一致性,提高农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6、组织开展培训,建立专业队伍
农村改厕工作大多是由城市居民进行整体指导,不一定贴合农村的实际,往往容易范主观主义错误,需要对农村改厕工作有深入的认识,要站在农民的角度,从农民的生活习惯出发,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、生活质量为目的,需要对全国不同层面的参与人员进行培训。